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3:10    次浏览
开栏语在崇福,坐落着这样一所百年老校——崇德小学。在这里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,演绎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教育传奇。今天起,本报推出《来自崇德小学的教育创新报道》专栏,关注该校教育的特色,彰显学校教育的魅力,传播优秀教育理念,展现学校教育成果。■记者钟淑婷通讯员王言芳德育是学校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。作为一所百年老校,崇德小学基于地域文化特征和办学传承,确立了“崇德大成”这一德育课程总目标。同时,在整合了德育国家课程《品德与生活(社会)》、最新版的《中小学学生守则》的基础上,进一步确定了“忠、孝、礼、信、善、律”六个维度育人目标,简称“六德”。如何将这“六德”渗透到学生中?崇德小学校长周跃东说,学校开设了“明德课程、养德课程、履德课程、育德课程、扬德课程”五个内容模块,并精心设计相关活动,编写课例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,有效推动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。明德:自编自导《德文化》宣传片这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,崇德小学的每个学生都观看了一部名为《德文化》的微电影。该微电影由学校师生自编、自导、自演而成,围绕“忠、孝、礼、善、信、律”的培养目标,分别策划了六个道德小故事。比如,在“忠”的演绎中,通过升旗仪式、阅读《崇福镇志》等情景演出,培育学生家国情怀;在“孝”的故事中,通过家庭生活场景的再现,引导全体同学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,敬老护老。“观看了身边同学的表演后,孩子们对‘六德’在日常行为习惯中的做法有了更加直观、深刻的认识,这比单纯跟他们讲道理有用多了。”周跃东说,除了拍摄德育微电影,学校还通过立体宣传、发放礼仪牌等各种形式,引导学生分阶段去明晰德育要求,营造校园“六德”认知场。养德:设置“养德积分榜”如果说明德认知是仰望星空,养德课程项目就是脚踏实地,也是整个德育课程实施的最关键环节。崇德小学副校长徐晓峰说,养德其实就是围绕“六德”,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。具体做法包括“养德积分榜”评价引领、“点赞牌”礼仪训练等。如在“养德积分”活动中,班主任结合各自班级孩子的特点,将六德目标进行了细化。如一年级的同学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时姿势端正、大声唱响国歌,便能获得“忠”的积分;四年级的同学每天回家后坚持跳短绳一分钟、打一遍太极,就可以获得“律”的积分等。“每个同学的养德积分,都会在班级的积分榜上进行亮化,等到期末的时候再根据积分情况评定‘崇德之星’、‘崇德少年’等。”501班班主任唐娟丽说,养德积分活动的实施,使得学校评价体系与孩子的日常相结合起来,更全面也更合理,其激励和导向作用十分明显。 履德: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正衣冠、朱砂启智、感恩鞠躬……日前,崇德小学纪念孔子诞辰活动暨新生开笔典礼举行,一个个庄重的环节,传承了传统文化,启迪幼小智慧。徐晓峰说,通过参加开笔礼,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,同时也懂得了作为中华之子要继承尊敬师长、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,做一个热爱学习、堂堂正正的人。据了解,开笔礼正是学校开设履德课程的一个缩影。所谓履德课程,其实就是量身打造契合学生实际的大型德育活动,让学生们在一个个创设的德育情境中,真正获得道德的提升。履德课程具体分“校外走访调查活动、校内怡情体悟活动、校内情境体验活动”等三类,实施中强调人人参与和深刻感悟,帮助每个孩子在每一阶段树立成长目标,并形成学校的德育传统活动。育德: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“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各学科课程中均有涉及,全员育人、全学科育人一直是立德树人基本保障。同样,学校特色德育课程的育人目标,也要和各学科德育内容建立连接。”徐晓峰说,如今,德育教育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语文教学、音乐教学以及学校选择性课程等各学科的教学中。比如在崇德小学开展的“乡野寻趣”综合课程实施中,通过叩访乡贤、习俗拾遗、绿色田园等等项目,都能激发孩子热爱家乡、热爱祖国的美好道德情感。比如语文课程中,一年级的“美德故事”比赛、二年级的“友善”诗歌朗诵会、五年级的“诚信辨认赛”、六年级的“我给长辈的一封信”等,都结合语文学科特点,对六德进行了多方面的引领。扬德:以榜样激励学生“102班徐陈依、105班盛梓弈……”一走进崇德小学,便能看到醒目的“崇德之星”展示区,上面展示着最新一个月的“崇德之星”。据了解,在校级展示区展示优秀学生风采,正是学校开展扬德课程的一项内容。除此之外,每个班级也都设置了班级扬德区,由班主任负责布置并更新,每月各班评比5名先进进行展示。“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,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。”周跃东说,在向身边同学学习的过程中,学生便会经常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,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,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。所以扬德课程项目内容每年都在更换,一批批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就是一个个最好的课程内容。